问题 | 民事诉讼中可以找哪些人做代理人? |
释义 | 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范围及资格,以及委托代理人是否需要提前申请。代理人范围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亲属或员工、社区、单位或推荐的公民。委托代理人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法院程序中,当事人可随时委托代理人处理诉讼事务。 法律分析 一、民事诉讼的代理人范围有哪些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二、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资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因此,我国实际上采用的是后一种立法模式。但根据《民诉意见》第68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此外在我国,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2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如果当事人委托两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应在授权委托书中载明各自的代理事项和代理权限。 三、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是否要提前申请 (一)《民事诉讼法》没有限制委托代理人的时间。在法院民事诉讼各项程序进行过程中,当事人都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处理相关诉讼事务。 (二)委托代理人时,需要向法院提交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拓展延伸 民事诉讼中委托代理的法律规定和选择范围 民事诉讼中,委托代理人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选择的代理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诉讼中可以选择的代理人包括律师、亲友、专业代理人等。具体选择范围视具体情况而定,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委托代理人需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经验,能够熟悉诉讼程序、法律条文,并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选择合适的代理人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当事人的利益。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代理人,并与代理人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以确保诉讼权益的得到充分保障。 结语 民事诉讼的代理人范围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单位或相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委托代理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代表当事人处理相关事务。委托代理人需要提交由当事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选择合适的代理人对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当事人利益至关重要。当事人应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代理人,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以确保诉讼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三十九条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节 诉讼代理人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 第十六条 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设立人还应当是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设立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