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情况下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
释义 | 法律分析:这些情况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1、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 2、虽然驶离现场,但离开是为了设法报警的行为; 3、虽在离开现场途中,但主观故意动机尚不明确的行为。 一、什么情况下算肇事逃逸 构成肇事逃逸的情况有:1、被害人虽被送往医院,但不报案或者无故离开医院,或者向被害人、被害人亲属或者医务人员谎报虚假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2、交通事故发生后,有关事项协商不成,或者协商支付的赔偿费用明显不足,行为人未留下有效信息强行离开现场的;3、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未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离开现场后向另一县、市公安机关报案的;4、依法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其他情形。 二、肇事逃逸有谅解书拘留情况有哪些 肇事逃逸有谅解书拘留情况如下: 1、双方当事人和解签订和解协议的,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2、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3、情节严重的,不得免于刑责。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如下: 1、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4、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三、交通事故后为治伤离开现场算逃逸吗 交通事故后为治伤离开现场不算逃逸。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道事故现场的;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行为的,那么就会被认定肇事逃逸。治伤不是为了逃避责任,所以不属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