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离婚后哪个对未成年子女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
释义 |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夫妻离婚后,未成年人子女给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了损害,应由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进行赔偿。但是,如果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经济能力不够、独立承担赔偿责任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要求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一、幼儿的抚养权该如何争取 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方法如下: 1、以夫妻之间的协议为准,如果达不成约定,才由法院来判决抚养权归属; 2、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3、十岁以上的孩子,需要询问其意见。 一、孩子的抚养权包含的权利有: 1、抚养权可以与孩子共同居住权。除了双方约定孩子轮流居住的情形外,抚养权意味着与孩子共同居住权。那么,取得抚养权的一方自然可以与孩子长期居住、生活在一起; 2、抚养权包含了第一监护权的内容。取得抚养权的一方,同时取得了监护权,作为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可以代表孩子做出孩子不能单独做出的决定;同时,代孩子行使财产所有权; 3、取得抚养权的一方不用向对方支付抚养费。取得抚养权的一方虽然也要承担抚养孩子的义务,但是,不用向对方支付抚养费,所以,不用担心对方滥用自己的抚养费;相反,对方有此忧虑; 4、取得抚养权的一方可以控制对方探望权。取得抚养权的一方有义务配合对方探望孩子,这是法律规定,但是,现实中,往往是抚养权人完全制约住对方,可以随意制造困难阻止探望; 5、取得抚养权的一方在财产分割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一般而言,法官会考虑双方的实际处境和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虽然,这种照顾可能是给孩子份额,但是,在实体上,抚养孩子的一方多分得了部分财产; 6、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培养出更加深厚的母爱或父爱。长期居住在一起,耳濡目染,自然,感情会更加深厚;相反,不共同居住或生活的一方,与孩子的感情会日趋淡薄。 二、可以申请变更抚养权的情况如下: 1、原抚养方没有稳定的工作,在经济上有很大的困难,没能给孩子基本的生活保障;或者是患有长期治愈不好的疾病,不利于子女的成长; 2、原抚养方在获得抚养权后,为了能给子女更好的生活,长期到外地工作挣钱,照顾子女的时间非常少,子女在生活上缺少父母的关心。无抚养权方为了子女在生活上、教育上有更好的照顾和成长环境,是可以提出变更申请的; 3、原抚养方没有履行好抚养的义务,经常对子女进行殴打、谩骂,甚至是不给子女接受教育,这给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4、子女的年龄已经达到10周岁但不满成年的,无抚养权方可以问子女是否愿意跟自己生活,子女愿意的可以变更抚养权。但前提是,无抚养权方在经济上比较稳定,有承担起抚养的经济能力; 5、有其他对子女更好的正当理由说明,比如无抚养权方选择到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生活发展,而经济发达的地区是可以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此时也是可以向法院提出变更抚养权的。 综上所述,夫妻在离婚后,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如果发现有抚养权的那方没有履行好抚养义务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变更抚养权。其中需要提交变更抚养权的起诉状、本人的身份证明、子女的出生证明、离婚证复印件和离婚判决书等材料。对于起诉状的内容要有说明对方不适合继续抚养孩子的理由,并且说明本人有能力抚养。拥有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和孩子一起生活,陪伴孩子成长,这样长期的生活在一起感情肯定会更深,并且在离婚时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在财产分割上应该要获得的更多些,对方要承担孩子的抚养费。 二、对孩子的抚养权可以放弃吗? 不可以放弃。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对于父母离异子女的抚养问题,《民法典》第1084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