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民事行为的效力状态可分为: 一、有效民事行为。有效的民事行为有三个要: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内容合法。 二、无效民事行为。所谓无效民事行为,是指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因此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其本质是一种法律无效,确定无效的行为; 三、可撤销民事行为和待确定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又称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自愿撤销可以自始至终被消灭的民事行为。待确定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确定,只有经过特定当事人的行为,才能确定生效或者不生效的民事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