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侵权的行为有哪些? |
释义 | 民事侵权行为的主要包括: (1)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 (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 (3)侵害身份权的侵权行为。 (4)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 (5)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一、代理商在未经过允许在网上销售属于侵权吗 代理商在未经过允许的前提下在网上销售,这属于侵权的行为。 侵权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侵权行为。所谓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侵权的具体分类如下: 1、按构成要件分为: (1)一般侵权行为指行为人基于过错直接致人损害,因而适用民法上一般责任条款的行为; (2)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虽无过错,但依民法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应承担责任的行为; 2、按侵害对象分为: (1)侵害财产权行为包括侵害物权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行为; (2)侵害人身权行为包括侵害他人身体和心理的行为; 3、按致害人的人数分为: (1)单独侵权行为,致害人仅为一人的侵权行为; (2)共同侵权行为,致害人为二人以上的侵权行为,致害人应负连带的损害赔偿责任; 4、按行为性质分为: (1)积极侵权行为,指致害人以积极作为的形式致人损害的行为; (2)消极侵权行为,指致害人以消极不作为的形式致人损害的行为。 二、间接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如何 间接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1、商标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 所谓违法性,是指行为人不法侵害了他人商标权保护范围和保护期限内的注册商标专有使用权。 2、商标侵权应有损害事实发生。 商标权是一种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因此侵犯商标专用权所造成的损害既可能是物质损害,也可能是无形损害。 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应有因果关系。 这里所说的因果关系不仅包括直接因果关系(即直接侵权),还包括了间接因果关系(即间接侵权)。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这种划分更多的是学理上的分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九条本编调整因人格权的享有和保护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