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预备犯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
释义 |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遵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显然,预备犯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由于预备犯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没有造成犯罪结果,其社会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会危害性,故对于预备犯,可以从宽处罚。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一、怎么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 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案例】黄某与汪某系生意友人。2010年12月,黄某与陶某因生活琐事而离异。2011年5月1日,汪某与陶某办理了登记结婚手续。这时,黄某认为自己与妻子离婚皆因汪某插足所致,于是对汪怀恨在心,遂起杀害汪某的念头。同年7月14日傍晚,黄某买来一把水果刀,持一小罐煤气窜至汪某家院门右侧守候汪某,伺机杀人。藏匿过程中遇上汪某之妻陶某回家,双方发生争吵,当陶某打开院门时,黄某欲冲进院子,陶某阻拦双方便发生扭打,陶某被黄某的刀刺成轻微伤。黄某一直扬言非杀死汪某不可,汪某躲在屋内不敢出来,左邻右舍的人听到大喊大叫,都出来劝解将黄某拖走。【解析】黄某在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这一主观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实施了购置杀人工具、守候被害人等相关犯罪预备行为,但因被害人妻子及左邻右舍的人劝解而使其故意杀人行为未能着手,其行为应当属于犯罪预备。 二、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 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有以下区别: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因为有人巡逻没偷成,比如想抢劫因为遭到反抗没抢到钱,但是行为实施时已经构成犯罪,只是没有得到财物而已。3、特征不同。犯罪预备具有四个特征: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施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具备三个特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主要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