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员工辞职引发关注 |
释义 | 一般情况下,员工主动辞职是不享受任何赔偿的,但如果是用人单位强制员工辞职,则可以例外。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或延迟、拖欠发放工资,或未提供劳动保护,员工可提出被迫辞职,并要求公司支付被迫辞职的赔偿。工伤员工主动辞职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而被迫辞职则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 法律分析 一般情况下,员工主动辞职是不享受任何赔偿的,但如果是用人单位强制员工辞职,则可以例外。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或延迟、拖欠发放工资,或未提供劳动保护,员工可提出被迫辞职,并要求公司支付被迫辞职的赔偿。如果员工因工伤辞职,用人单位虽无需赔偿,但工伤保险待遇却不能取消。离职后,员工仍可申请工伤赔偿。若工伤待遇发生纠纷,双方可协商解决;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一、工伤工伤员工主动辞职怎么赔偿 劳动者因为工伤而辞职的,想要获得赔偿,可以根据劳动者工伤是否涉及伤残来定。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的补偿或赔偿有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因此劳动者辞职前,应当进行工伤认定,然后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二、怎么是被迫辞职 被迫辞职主要是非本人真实愿意的离职,有以下情况: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权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结语 一般情况下,员工主动辞职是不享受任何赔偿的,但如果是用人单位强制员工辞职,则可以例外。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或延迟、拖欠发放工资,或未提供劳动保护,员工可提出被迫辞职,并要求公司支付被迫辞职的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