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批捕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吗 |
释义 | 不批捕当事人的,不需要办理取保候审,由于逮捕的请求一般都是由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提出的请求,若是其在该阶段收集到的证据,不足以让检察院批捕的,此时被拘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故此若不是由于生病需要治疗等的理由,不需要办理取保候审。 一、逮捕后会通知家属通知吗 检察院不会以书面形式或者电话通知家属。公安侦查阶段的拘留时间一般是30天,报请检察院后7天内回复公安(批捕、取保候审或者释放),作为家属可以向当时负责的承办民警了解案情进展,当然如果有委托律师,公安会联系律师办理相关手续,再由律师来通知到家属。 二、刑事拘留一般什么时候拘留 刑事拘留阶段属于案件的侦查阶段。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刑事拘留是一种临时性措施。拘留的期限较短,随着诉讼的推进,拘留要及时予以变更,或转为逮捕,或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或释放被拘留的人。执行刑事拘留之后,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及时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三、取保候审的意思是什么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出具保证书,确保其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并随之而来的强制措施。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限制其行动自由的犯罪嫌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对未被逮捕或者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审判,责令其提出担保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确保其不被拘留或者暂时解除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最应该考虑和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结束和刑罚的判决。司法机关进一步审理后判决是否会坐牢。但根据取保候审的条件,取保候审一般罪行较轻,判决不会太重。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