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报案后是否可以撤销追究? |
释义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报案后若当事人不愿追究,对于自诉案件,可以选择撤案;然而对于公诉案件,当事人的意愿并不足以撤销案件。但是在以下情况下可以例外处理:情节较轻微且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犯罪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需告诉才能处理,但没有告诉或已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除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法律分析 报案后不想追究了,如果是自诉案件,还用撤案。如果是公诉案件,当事人不想追究了也不可以撤案。但有下列情形之一除外: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拓展延伸 放弃追究后的法律程序应如何处理? 放弃追究后的法律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正式的法律程序提出撤案申请,以确保法律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在提交撤案申请时,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以说明放弃追究的真实意愿,并确保相关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还需与相关法律机构进行沟通,了解撤案申请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在法律程序中,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权益,确保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除了撤案外,还可以考虑其他解决方式,如调解、和解等,以达到当事人的合理期望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总之,放弃追究后的法律程序处理应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确保公正、合法、公平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结语 放弃追究后的法律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常见方式是提出撤案申请,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需提供充分理由和证据,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与法律机构沟通,了解撤案要求和流程。除撤案外,可考虑调解、和解等解决方式,维护各方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处理应充分尊重当事人权益,确保公正、合法、公平原则体现。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