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提交起诉状后多久能够立案? |
释义 | 民事纠纷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提起诉讼,法院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立案则应作出裁定书。立案后,法院应在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需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起诉需符合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分析 如果是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向法院递交起诉状提起诉讼的,按照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不立案,则应当作出裁定书。 如果人民法院立案的,则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需要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而法律规定的起诉需要符合的条件包括: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拓展延伸 起诉状提交后,如果长时间没有收到法院的立案通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催促立案程序。首先,可以向法院咨询案件办理进展情况,了解是否需要补充材料或提供其他证据。其次,可以向法院递交催促立案的申请书,说明案件的紧急性和重要性,请求法院尽快立案。最后,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让律师代为联系法院,协助推进案件的立案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在催促立案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规定和程序,不得采取违法手段或行为。 结语 民事诉讼起诉需要符合条件,如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属于法院管辖范围。法院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立案则应作出裁定书。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需在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若长时间未收到立案通知,可向法院咨询、递交催促立案申请书或寻求律师帮助。催促立案需遵守法律规定和程序,不得采取违法手段或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