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联营合同的法律主体资格认定
释义
    联营合同的主体认定:实行独立核算、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都可成为联营合同的主体。党政机关及隶属机构、事业单位、军事机关、工会等则不具备资格。
    法律分析
    联营合同的主体认定
    实行独立核算,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企业法人或者事业法人联营的都可以成为联营合同的主体。
    相关法律知识
    《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第三条(一)联营合同的主体应当是实行独立核算,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企业法人或者事业法人联营的,也可以成为联营合同的主体。
    (二)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条件的,未经法人授权,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联营合同;擅自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联营合同且未经法人追认的,应当确认无效。
    党政机关和隶属党政机关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军事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和各种协会、学会等,不能成为联营合同的主体。
    拓展延伸
    联营合同中的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机制
    联营合同中的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机制是指在联营合作关系中,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解决合同争议的机制。根据联营合同的约定,双方应当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一方未按约定提供资金或资源,可能导致违约责任的产生。而在合同争议解决方面,双方可以选择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争议。合同中通常会约定争议解决的具体程序和方式,以确保争议能够及时、公正地得到解决。通过明确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机制,可以有效维护联营合同的稳定和可靠性。
    结语
    联营合同的主体认定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企业法人或者事业法人联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明确了联营合同主体的范围和限制。在联营合同中,双方应当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合同中应约定争议解决的具体程序和方式,以确保争议能够及时、公正地得到解决,从而维护联营合同的稳定和可靠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修订):第五章 创新支持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动建立和发展各类创新服务机构。
    国家鼓励各类创新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研发设计与应用、质量标准、实验试验、检验检测、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等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产品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修订):第五章 创新支持 第三十五条 国家鼓励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规范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提升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鼓励中小企业投保知识产权保险;减轻中小企业申请和维持知识产权的费用等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修订):第五章 创新支持 第三十三条 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4: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