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死亡赔偿金分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释义 | 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主要以死者近亲属为权利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死亡赔偿金是对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因受害人死亡所遭受的财产收入减少的补偿。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其次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分析 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分割,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以受害人的近亲属作为权利主体。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采纳了继承丧失说理论,由于死亡赔偿金不是对死者生命本身的赔偿,生命本身不可能也不必要用金钱进行计算,而是对受害人的法定继承人因受害人死亡所遭受的未来可继承的受害人财产收入的减少而应受到的补偿,因此,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是间接受害人,即死者近亲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五有明确规定:“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拓展延伸 死亡赔偿金分配方式及相关法律规定 死亡赔偿金分配方式及相关法律规定是指在发生死亡事件后,根据法律规定对赔偿金进行合理的分配。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死亡赔偿金的分配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分配方式可以包括根据受益人的亲属关系、经济依赖关系、遗嘱或法定继承等进行分配。同时,相关法律规定也会涉及赔偿金的计算标准、申请程序、受益人资格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在具体操作中,法院、保险公司或相关机构会依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来进行赔偿金的分配。因此,了解死亡赔偿金分配方式及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保护受益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我对死亡赔偿金分配方式及相关法律规定的了解,该分配方式主要以受害人的近亲属作为权利主体。具体而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和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在具体操作中,分配方式可能根据受益人的亲属关系、经济依赖关系、遗嘱或法定继承等进行确定。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保护受益人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第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英雄烈士祭扫制度和礼仪规范,引导公民庄严有序地开展祭扫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为英雄烈士遗属祭扫提供便利。 烈士褒扬条例(2019第二次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公民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褒扬。烈士的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烈士褒扬条例(2019第二次修订):第三章 烈士褒扬金和烈士遗属的抚恤优待 第二十一条 烈士遗属享受相应的医疗优惠待遇,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