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体土地流转起诉方法有什么? |
释义 | 集体土地流转起诉方法:村民小组和村委会作为集体财产管理人,可以作为行政诉讼主体提起诉讼;村民委员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起诉时,过半数村民可以以集体经济组织名义提起诉讼。集体土地征收程序:对补偿标准争议,可通过协调或裁决解决;协调由地方政府进行,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裁决由国务院和省级政府进行,具体程序未有明确规定。 法律分析 一、集体土地流转起诉方法有什么? 村民小组和村委会是集体财产的管理人,对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行政行为的诉讼主体应当是村民小组和村委会。另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主体资格的规定,村民小组或村委会有自己财产,可视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组织”。因此,当村民小组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村民小组可以作为行政诉讼主体,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行政行为不起诉的,过半数的村民可以以集体经济组织名义提起诉讼。常常遇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等对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行政行为不起诉的情况,导致农民权益受到损害而无法得到救济,引起群体性的访。又有些地方通过“农转非”的形式,将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制撤销,原村民委员会不复存在,导致农民权益受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行政行为不起诉的,过半数的村民可以以集体经济组织名义提起诉讼。 二、集体土地征收程序是怎样的? 如果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即进入争议协调、裁决程序。需要指出的是,除了“补偿标准”外,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不得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其他内容提出异议。但是,即使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提出了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也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如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所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一样。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可以停止执行的“例外情形”。 (1)协调。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协调。“协调”,即“协商调解”,属于非诉讼解决争议的一种方法。《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协调的具体步骤没有特别规定,由主持协调的政府裁量确定。“协调”程序简便灵活,如能够解决争议,与诉讼相比,则它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 (2)裁决。如对补偿标准争议协调不成的,则由批准征用土地的政府裁决。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这里的“批准征用土地的政府”是指国务院和省级政府。裁决程序如何进行,《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都没有具体规定。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集体土地流转起诉方法主要是由村民小组和村委会作为诉讼主体,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如果村民委员会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起诉,过半数的村民可以以集体经济组织名义提起诉讼。集体土地征收程序包括协调和裁决两种方式。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可进行协调,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进行协商调解。如协调不成,由批准征用土地的政府进行裁决。协调程序简便灵活,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裁决程序没有具体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