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当天可否下判决书? |
释义 |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根据案情复杂程度而定,一般为3个月至6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最多延长9个月。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可延长最多3个月。 法律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开庭审理后当庭就可以出判决书,但现实中做不到。目前一般是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从立案到判决,三个月搞定,如果是普通程序,则六个月内搞定。 离婚的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后,如案情不是很复杂,法院一般会按简易程序来审理。如案情较复杂,法院会按普通程序审理。根据民事诉讼法律的相关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个月。所以一审离婚案件,法律规定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6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要经过批准。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拓展延伸 离婚诉讼中的判决书是否可以在婚姻关系终止当天生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诉讼中的判决书一般在婚姻关系终止当天并不会立即生效。在离婚案件中,法院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并在判决书中规定生效日期。这是为了给双方当事人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履行判决书所规定的义务。另外,离婚案件涉及到财产分割、抚养权、探望权等复杂的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各方的权益,因此在判决书生效之前,可能还需要进行相关程序的执行和履行。所以,一般情况下,离婚判决书并不会在婚姻关系终止当天立即生效。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案件的审理期限一般为3个月至6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而离婚判决书并不会在婚姻关系终止当天立即生效,法院通常会规定具体的生效日期,以便当事人履行相关义务。此外,考虑到离婚案件的复杂性,涉及财产分割、抚养权等问题,可能还需要进行相关程序的执行和履行。因此,当事人需要在判决书生效前做好相应准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宣判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