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解决土地确权后的纠纷
释义
    土地确权纠纷解决方式:协商、政府处理、仲裁或诉讼。原则:实际面积为准、补偿扣减、无法复垦按原面积确权、公益用地分情况处理、调整土地需民主协商、未批先建不予确权。
    法律分析
    土地确权后有纠纷的解决方式如下:
    1、由双方协商处理;
    2、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有当地人民政府进行处理;
    3、如果对政府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土地确权纠纷应遵循哪些原则
    土地确权纠纷应遵循以下原则:
    1、承包面积小于实际面积的情况以实际情况为准;
    2、已被占用拿到补偿的原则上扣减;
    3、无法复垦的承包地按原面积和用途确权;
    4、公益用地占用的分情况处理,已办理征用手续并给与补偿的,不在计入承包地。未享受一次性补偿的,仍按原农村二轮可承包面积确权登记,在到户清册备注栏中注明情况;
    5、二轮承包后村里又有调整过土地的,由组民实行民主协商,形成决议,可依据土地承包现状予以确权登记颁证;
    6、未批先建改变用途的,不予确权。
    拓展延伸
    解决土地确权后纠纷的有效策略与实践
    解决土地确权后纠纷的有效策略与实践是确保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政策体系,明确土地确权的程序和标准,以减少纠纷的发生。其次,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确权程序的公正和透明。此外,推动多方参与,包括政府、农民、土地管理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纠纷解决的过程,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同时,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保障,为纠纷当事人提供合法权益的保护和维护。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纠纷解决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以上策略与实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土地确权后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结语
    土地确权后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协商、政府处理、仲裁和诉讼等。在解决纠纷过程中,应遵循承包面积以实际情况为准、补偿原则上扣减已占用部分、无法复垦的按原面积和用途确权等原则。此外,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政策体系,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多方参与,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保障,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纠纷解决能力,是解决土地确权纠纷的有效策略与实践。通过这些综合应用,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