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的无效条款有哪些?
释义
    常见的无效条款有:要求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内不得结婚的条款,对劳动者发生的工伤事故概不负责的条款,要求劳动者放弃权利的条款,比如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放弃社会保险等。这些条款都是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限制或排除了劳动者的权利,因而是无效的。当约定的合同条款无效后,相关内容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来办。比如用人单位与职工约定了职工工伤概不负责,在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仍然要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来承担责任。【风险提示】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前,应当事先了解好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要知道哪些劳动合同无效,常见的劳动合同的无效条款有哪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合同可以由用人单位拟定,也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拟定,但劳动合同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才能签订。
    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哪些
    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1、劳动合同期限。在合同期内,劳资双方均负有按“劳动法”和合同规定履行义务的责任。合同到期,双方如不再续签,合同自然终止,单位无需支付补偿金。合同期限长短劳动法未有限制,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与劳动者约定,同时,企业也可与劳动者签订以完成某项工作或某项工程为有效期限的合同,该工作或工程一经完成,劳动合同即终止。2、工作内容。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及工作应达到的数量、质量指标或应完成的任务,双方在约定此条时,单位可与劳动者约定资方可依实际情况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等。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指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及其它劳动条件,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而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4、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资方在制订工资制度时,可按国家关于工资组成的相关规定,明列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组成项目,以减少发生争议时,造成资方举证困难而承担不必要的损失。5、劳动纪律。双方可用附件的形式,详细规定劳动纪律。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单位可追究其赔偿责任并可解除劳动合同。完善的劳动纪律能很好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指除期限以外其他由双方约定的特定法律事实,这些事实一出现,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即自行消灭,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具有补偿和惩罚的双重性,通过约定责任,可以使受到损害的一方得到补救,同时也是对违约方的惩罚。比如双方可以约定违约金。【风险提示】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有哪些?
    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1、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如约定试用期超过6个月,不购买社会保险等。2、采用胁迫、乘人之危的手段,以损害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强迫对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如合同期满后强迫续订劳动合同。3、采用欺诈的手段,故意隐瞒事实,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如虚假承诺优厚的工作条件。4、订立程序形式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如双方当事人未经协商,或者未经批准采取特殊工时制度等。5、违反劳动安全保护制度。如约定劳动者自行负责工伤、职业病,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等。6、违反规定收取各种费用的劳动合同。如强制收取培训费、保证金、抵押金、风险金、股金等。7、主体不合格的劳动合同。如招用童工、冒签合同等。8、侵犯婚姻权利的劳动合同。如规定合同期内职工不准恋爱、结婚、生育。9、侵犯健康权利的劳动合同。如约定工作时间超过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正常休息休假。10、侵犯报酬权利的劳动合同。如加班不支付加班工资,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等。11、侵犯自主择业权利的劳动合同。如设定巨额违约金、培训费,限制职工流动。12、权利义务显失公平的劳动合同。如设定无偿或不对价的竞业禁止条件等。【风险提示】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有哪些?
    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等。2、合同内容不合法,即劳动合同有悖法律、法规及善良风俗,或是损害了国家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如约定制造冰毒、假钞等。内容不合法的劳动合同不受法律保护。3、意思表示不真实。劳动合同是双方合意的产物,应该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一方的真实意愿,因而是无效的。4、合同形式不合法。这是指劳动合同没有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也未实际履行主要义务,或者依法或应当事人要求应当鉴证的劳动合同没有鉴证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认定合同有效。【风险提示】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所以,用人单位应该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避免出现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
    无效劳动合同的类型有哪些?
    无效劳动合同的类型:1、按合同内容来划分:(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劳动合同;(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2、按照合同无效程度来划分,无效劳动合同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类。(1)全部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和基本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规定,劳动合同条款全部无效。(2)部分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部分条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但不影响劳动合同基本内容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那部分条款无效,其余条款仍然具有法律效力。【风险提示】无效劳动合同确认权,是指确认劳动合同为无效的权力。无效劳动合同确认权,归国家规定的专门机构。《劳动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合同规定的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终止,终止履行合同,尚未履行的不得履行。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双方应当在订立劳动合同、拟定劳动合同条款时出于自愿,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关系的一方违背了他们的真实意愿;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订立应遵循公平原则,核心含义就是要求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免除己方法定责任如“一律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生死病老都与企业无关”等条款无效;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风险提示】劳动合同主体、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主体必须合法。即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资格和劳动者资格。内容必须合法,我国在《劳动法》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中,有很多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如果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则该条款无效。程序必须合法。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该内容由 顾超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2: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