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在一年内,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一年后,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合同。 法律分析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报酬;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用单位未履行次义务应依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后,视为已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拓展延伸 未签劳动合同后离职,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在离职后未签劳动合同,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在于采取适当的行动。首先,收集任职期间的相关证据,如工资单、银行流水、劳动关系证明等,以证明您在该公司工作过。其次,与雇主进行沟通,提出要求签署劳动合同或者解决劳动关系纠纷的意愿。如果雇主拒绝合作,您可以咨询劳动监察部门或雇佣律师寻求法律援助。同时,您也可以考虑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最重要的是,保持沟通和合法权益的坚守,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 在离职后未签劳动合同,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在于采取适当行动。收集任职期间的相关证据,与雇主沟通要求签署合同或解决纠纷。如遭拒绝,可咨询劳动监察部门或雇佣律师寻求法律援助。可考虑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保持沟通和坚守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释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