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农村申请低保怎么写?
释义
    法律分析:1、申请条件
    (1)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常住;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请前12个月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
    (3)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财产状况、实际生活水平与基本生活常年困难家庭状况相符。
    2、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确定
    农村低保申请人家庭,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报和核定家庭人口。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并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所有家庭成员。
    包括: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及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等。
    需要说明的是:
    (1)户籍迁出但尚在校就读的学生;虽然拥有非农业户籍但在当地农村常住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其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应当计入的家庭成员,纳入共同生活家庭人口计算;
    (2)在监狱、劳动教养场所内服刑、劳动教养的人员,不纳入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计算;
    (3)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家庭成员,不纳入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计算,但应按规定申报和核算收入。
    3、农村低保申请材料
    (1)个人书面申请;
    (2)家庭共同生活成员的户口簿复印件;
    (3)二代身份证复印件;
    (4)结婚证复印件(离异家庭应提供离婚证复印件和离婚协议书复印件);
    (5)家庭收入证明材料;
    (6)家庭中患病人员应提供县级以上人民医院疾病证明书;
    (7)家庭中残疾人应提供二代残疾证复印件;
    (8)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为应当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十一条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三)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对批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按月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
    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第十三条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决定增发、减发或者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决定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