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挪用公款能否保释?
释义
    涉嫌挪用公款罪,非累犯或犯罪集团主犯,无再犯罪危险,可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管制、拘役或附加刑的,不致产生社会危险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女性,不致产生社会危险的情形。羁押期满、案件未结需要继续侦查的也可申请。
    法律分析
    涉嫌挪用公款罪,不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主犯,没有再犯罪危险性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按照规定,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拓展延伸
    挪用公款罪的保释条件及审查标准
    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对于犯罪嫌疑人是否能够获得保释,需要根据一定的条件和审查标准进行判断。保释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嫌疑人是否存在逃跑风险、是否有再犯可能、是否存在妨碍案件侦查或审判的危险。此外,法院还会考虑嫌疑人的社会关系、经济状况、是否有固定住所等因素。审查标准主要包括对案件的严重性、证据的充分性、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最终,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给予挪用公款罪嫌疑人保释,以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结语
    挪用公款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保释的决定需要根据一定的条件和审查标准进行。根据规定,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保释条件包括逃跑风险、再犯可能性和妨碍案件侦查或审判的危险性等因素。法院将综合考虑案件严重性、证据充分性和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等,最终决定是否给予保释。这样的决定旨在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