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对高利贷该怎样解决 |
释义 | 民间借贷中出现高利贷,法院只支持年利率24%以下的利息,超过部分不予支持。高利借贷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集资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法律分析 虽然法律不允许民间借贷中出现高利贷,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民间借贷演变为高利贷的情况也是很多的,而很多时候当事人也会因此而产生纠纷,此时就只好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对高利贷进行解决,那一般法院对高利贷怎么解决呢? 借款合同约定年利率在24%以内的,受法律保护,出借人有权让借款人按约支付利息;约定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当事人依据合同诉请法院保护这个区间利息,法院不予保护,但如果当事人自愿给付后又请求返还,法院亦将驳回诉请;年利率在36%以上的,约定无效,如果当事人自愿给付,也可以请求返还。 所以,法院最高只支持年利率24%的利息,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在高利贷活动中,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高利贷行为极易引发非法拘禁、绑架、伤害、诈骗等其它刑事犯罪。 拓展延伸 高利贷问题:法院如何保护借贷人权益? 高利贷问题一直存在着对借贷人权益的威胁,法院在此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保护借贷人的权益。首先,法院可以通过审理高利贷纠纷案件来维护借贷人的权益,对于高利贷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并依法判决违法高利贷合同无效。其次,法院可以通过判决违法高利贷行为的赔偿责任,保护借贷人的经济权益,追回不当利益并给予适当补偿。此外,法院还可以加强对高利贷机构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以防止高利贷行为的发生,从源头上保护借贷人。总之,法院通过审理案件、赔偿责任和监管措施等多种手段,致力于保护借贷人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法院对高利贷的解决方式根据利率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借款合同约定的年利率在24%以内,法院会保护出借人的权益,要求借款人按约支付利息。对于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情况,法院不予保护,但如果借款人自愿给付后又请求返还,法院也会驳回诉请。而对于年利率在36%以上的情况,约定无效,借款人可以请求返还。需要注意的是,法院最高只支持年利率24%的利息,超过这个范围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高利贷活动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集资诈骗罪等刑事犯罪,还可能引发非法拘禁、绑架、伤害和诈骗等其他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