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法定继承为何还要立遗嘱 |
释义 | 有法定继承还要立遗嘱: 一、独生子女并非父母遗产的唯一法定继承人; 二、子女婚后继承的遗产属于其夫妻共同财产; 三、若子女先于父母过世,则父母有权继承子女的遗产; 四、夫妻之间相互有遗产继承权。 一、孙子是否有权继承祖父母的房子 爷爷奶奶的遗产孙子没有继承权,因为孙子不是法定继承人,应该说从法律孙子只有代位继承权,而不是继承权。爷爷奶奶还可以立遗嘱给孙子遗赠。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在通常情况下,孙子女是祖父母遗产的第二顺位继承人,也就是说,在祖父母的子女都还存在的情况下,孙子女是没有资格继承他们的遗产的。但如果祖父母的子女先于自己死亡的,则该份遗产可以由该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即祖父母的孙子女来继承。这在法律上被称作代位继承,意思是孙子女代替自己的父母来继承祖父母的遗产。此外,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都可以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不受辈数的限制。必须要注意的是,代位继承只能存在于法定继承的情况下,如果被继承人立有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代位继承完全不适用。 二、民法典二婚非亲生子女有继承权吗 二婚非亲生子女有继承权。死者留有合法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由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继承。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对自己亲生父母遗产有法定继承权,对继父母遗产,形成扶养关系的,有法定继承权。如果未和继父母共同生活的、未形成扶养关系的,不属于法定继承人,可以依据遗嘱继承遗产。 三、独生子女如何继承父母的房产? 首先,基于法律的规定,独生子女当然具有法定继承权,这是一种天然的身份。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其次,基于遗嘱继承,根据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最后,继承人有下列行为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