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权可以变更吗? |
释义 | 监护权可以变更,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监护人若有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等情形,人民法院可撤销其监护人资格。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包括被监护人恢复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丧失能力、双方死亡或法院认定的其他情形。监护人的职责包括提供生活条件、保护安全、教育引导、财产管理等。未成年人不得从事童工。 法律分析 一、对于监护权可以变更吗? 对于监护权是可以变更的;根据《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三十六条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二、哪些情况可以终止监护关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三、监护人必须承担以下职责有哪些? 1、供吃、穿、住、医疗等条件以保障未成年人得以生存和身体的健康; 2、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 3、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4、保证未成年人接受学校科学、文化等知识教育; 5、照顾未成年人的生活; 6、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 7、代理未成年人进行与其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8、代理未成年人进行诉讼; 9、保证未成年人不得早婚; 10、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11、保障未成年人与监护人共同居住; 12、公安机关汇报和请求帮助; 13、代为赔偿; 14、监护人不得允许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做童工。 结语 监护权是可以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进行变更的。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监护人实施了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或者实施了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并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监护关系可以终止的情形包括被监护人取得或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被监护人或监护人死亡,以及其他法院认定的情形。监护人有多项职责,包括提供生活条件、保护安全、教育引导、管理财产等。同时,监护人不得允许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童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三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