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积金基数是怎么定的 |
释义 | 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12月份工资总额计算,缴存比例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提高缴存比例。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不为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将受到罚款。 法律分析 当然了,各地的公积金最低缴费基数的确定方法是不一样的,也有城市规定,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上限为15600元,下限为度社保最低缴费基数2300元。 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怎么确定? 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按职工上年度12月份工资总额计算; 一、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具体缴存比例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基数原则上按照缴存人上一年度月平均纳税收入计算; 二、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些就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到网上进行搜索查询。 拓展延伸 公积金基数调整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政策解读 公积金基数的调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也会提高,从而影响公积金基数的确定。其次,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会对公积金基数产生影响,当就业市场紧张时,公积金基数可能会相应调整。此外,相关政策的变化也会对公积金基数产生影响,政府可能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调整公积金基数。需要注意的是,公积金基数的调整需要考虑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性,以确保公积金制度的有效运行和保障职工的权益。 结语 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上年度12月份工资总额计算的。职工和单位的缴存比例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可以根据城市条件适当提高。具体的缴存比例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并经过政府审核批准。对于不办理缴存登记或不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单位,将面临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公积金基数的调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和相关政策变化等。要确保公积金制度有效运行和保障职工权益,调整需考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性。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自行搜索查询。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19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19修订):第三章 缴 存 第二十二条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发放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有效凭证。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19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