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法律风险: 1.违反取保候审的限制条件,如离开居住地或去指定场所等; 2.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向证人或受害人施加压力或威胁,以干扰证言,影响案件审理; 3.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跑,拒不出庭接受审判; 4.被害人或社会公众对被犯罪行为的认定和量刑可能会对案件的发展产生影响。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取保候审应当采取限制出境、限制住所等保证对案件有利的措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9条:暴力、软硬勾连,妨害证人、鉴定人作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9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他人作伪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9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逃跑、毁灭、伪造证据等情节之一的,可以对其采取羁押措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对被告人的指控必须由公诉机关举证证实。 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需要认真遵守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因自身行为产生法律风险,从而为案件的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