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客户信息卖给诈骗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处罚
释义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修订,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并加大了处罚力度。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将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行为也将受到严厉处罚。单位犯罪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相应责任。
    法律分析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已经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员工信息泄露:保护个人隐私的挑战与应对
    员工信息泄露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员工滥用职务将客户信息卖给诈骗犯的案例越来越多。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客户的权益,也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保护个人隐私成为当务之急。首先,企业应加强内部安全措施,包括加强员工背景调查、建立严格的信息访问权限控制机制等。其次,加强员工教育和监管,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明确员工信息泄露的法律责任和相应处罚措施。只有综合使用技术手段、加强内外部监管以及提高员工法律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员工信息泄露问题,保护个人隐私的安全。
    结语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任务,非法获取或泄露个人信息已被明确规定为侵犯罪行。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对于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以相应的刑罚和罚金。此外,对于单位犯罪行为,不仅会判处罚金,还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相应处罚。为了应对员工信息泄露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内部安全措施、员工教育和监管,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我们才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0: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