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经双方协商一致合同变更和转让不是违约。变更和转让的合同符合法定的生效条件后,依法对当事人有约束力,自双方达成一致签字或盖章时起生效,但当事人针对合同生效设置其它的条件或期限的除外。 一、劳动合同生效时间怎么确定?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即生效。 劳动合同生效之后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一般应从劳动合同签订时,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文体上签字之日起计算。签字日期与合同约定的日期应是同样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生效的日期,则应以合同约定的日期为生效时间。 二、劳动合同怎样生效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三、债权转让协议有哪些内容 债权转让协议的内容: 1、转让人、受让人双方的姓名、住址等基本信息; 2、转让事项。包括转让债权的具体内容、金额、比例等; 3、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4、违约责任; 5、合同解除的相关条款; 6、相关费用的负担问题; 7、其他双方达成一致后确定的事项。 合同是具有约束力的文书,因此其内容必须具体,以便于双方当事人履行。当事人一经订立合同,并在合同中签字盖章后,即对双方当事人发生约束力,双方当事人不得对合同内容随意修改或涂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