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等民事赔偿方式。如果合同中未约定,应根据实际损失和违约情节来确定赔偿金额。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参照类似合同的约定或者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赔偿金额。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违约金是当事人预先确定的,债务人因违反合同的约定应支付给债权人的金额。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当事人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因违约应当赔偿损失。债权人有权选择损失的计算方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九百七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一)故意行为;(二)过失行为;(三)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情形。 根据上述法律依据,我们可以得出,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是当事人依法可以行使的权利,但如果没有约定,则应根据实际损失和违约情节来确定赔偿金额。同时,如果存在相关法律规定或类似合同的约定,则也可以参照来确定赔偿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