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近似商标侵权能够判刑吗? |
释义 | 商标近似不一定构成侵权,侵权行为需考虑具体情况。商标授权确权与侵权诉讼的近似标准不同。商标侵权可能受到多种处罚,包括停售、销毁侵权标识、消除侵权标识、收缴作案工具等。罚款可根据情节决定,单位和责任人员均可受罚。近似商标是否判刑需考虑主观故意和仿制程度,若涉嫌商标侵权,通常需接受行政处罚。 法律分析 一、近似商标侵权能够判刑吗? 不一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商标近似不一定就侵权。商标授权确权程序中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与商标侵权诉讼中的近似标准不一样,有的商标在商标授权确权程序中判断为近似商标无疑,但在侵权诉讼中就不构成近似商标。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二、商标侵权可能有哪些处罚? 根据有关规定,对于商标侵权行为,被侵权人能够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收邀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3)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商标; (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如果采取前四项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权行为的,或者侵权利行为与商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销毁侵权商品; (6)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以下或者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能够根据情节处于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所以并不一定是近似商标就会被判刑,通常商标侵权主要看一个商标是否出于主观故意的目的,想要仿制别人的商标,而且和别人制造的产品都是类似的,如果有这种情况,那么才可能涉嫌到商标侵权,而一旦涉嫌商标侵权,通常都是需要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的。 结语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标近似不一定就构成侵权,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商标授权确权程序和侵权诉讼中的标准进行判断。商标侵权可能面临多种处罚,包括责令停止销售、收缴侵权标识、销毁侵权商品等。然而,并非所有近似商标都会被判刑,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主观故意仿制他人商标并制造类似产品的情况。一旦涉嫌商标侵权,通常会受到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一十五条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三条 本法自1983年3月1日起施行。1963年4月10日国务院公布的《商标管理条例》同时废止;其他有关商标管理的规定,凡与本法抵触的,同时失效。 本法施行前已经注册的商标继续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