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有哪些区别
释义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如下:
    第一,主体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部《关于执行劳动法若干意见》、《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与之订立了劳动劳动合同的国家机关。而雇佣关系中,合同双方的签约主体一般为自然人,还有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的农村承包经营户及其所招用的劳工等。
    第二,适用法律不同。我国民法和劳动法分属于不同部门法,调整不同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雇佣关系归民法调整。
    第三,是否具有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有行政隶属关系,或称之为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高度服从用人单位的安排,遵守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人身依附性较强。而在雇佣关系中,一般为平等主体间关系,互不隶属,雇主的规章制度一般对雇工不具有约束力。尽管雇工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接受雇主的监督,管理和支配,但雇主的各项规章制度对雇工通常不具有约束力,人身的依附程度没有前者这般强烈,且雇工在实际工作中也具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不是该单位的成员,两者之间不存在着行政隶属关系。
    第四,是否连续稳定从事工作。一般来说,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是长期、持续、稳定在用工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定期向劳动者支付报酬,且劳动者一般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雇佣关系中雇工所从事工作具有临时性、季节性的特征,雇工可以同时与多个雇主存在雇佣关系。
    第五,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同。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相关法的规定为其提供符合标准的工作条件、设施,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等。而雇佣关系中,对雇主而言法律没有强制其提供前述条件,雇主不必为雇工缴纳保险,雇工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完全由合同约定。
    具体还要看你们的具体情况来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