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被判多少年?
释义
    未成年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根据年龄不同,处罚力度有所不同。14至16岁犯重罪需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14岁以下则不予刑事处罚,但需家长或监护人管教,政府可收容教养。对于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情况,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刑法规定对故意杀人罪可判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按照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对于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刑罚幅度如何界定?
    未成年人在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情况下,刑罚幅度的界定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刑罚幅度的界定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刑罚幅度的界定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未成年人的年龄、过当行为的严重程度、防卫的合理性、被防卫对象的威胁程度等。在刑罚幅度的界定上,法律倾向于对未成年人给予较为宽容的考量,考虑到他们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然而,如果过当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如致人死亡,法律也可能会依法进行相应的严厉制裁,以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因此,刑罚幅度的界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法进行权衡和裁定。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在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情况,刑罚幅度的界定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在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过当行为的严重程度、防卫的合理性以及被防卫对象的威胁程度等因素时,法律倾向于对未成年人给予较为宽容的考量。然而,如果过当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如致人死亡,法律也可能会依法进行相应的严厉制裁,以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因此,在刑罚幅度的界定上,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法进行权衡和裁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16: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