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走私犯罪和渎职行为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但其社会危害性有所不同。走私犯罪是指在国境或海域以非法手段运输、贮藏、销售、走私、洗钱等活动,造成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损失。而渎职行为则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不履行职责或违反职责,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损失。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1条:“走私普通货物,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97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非法占有、私分、截留、挪用公共财物,情节较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以非法方式购买、销售、运输、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情节较重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情节严重的,处十五日以上三个月以下拘留,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