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渎职行为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规定,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而走私犯罪则是指违反海关法律法规,擅自出入境或者运输、邮寄、托运、递送货物、物品,且行为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涉嫌渎职行为,并且与走私犯罪有关联,那么其法律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法律依据: 1.《刑法》第 384 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财产严重损失的,依照该条规定以渎职罪追究刑事责任。 2.《刑法》第 151条:违反海关法律法规,进行走私活动,情节严重的,依照该条规定以走私罪追究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 66 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走私犯罪,由海关报告审批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处理,并督促有关机关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 38 条:公务员不得利用职权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有其他违法行为。 因此,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渎职行为,并且涉及走私犯罪,其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并可能丧失公务员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