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后不支持残疾赔偿金怎么办? |
释义 | 刑事案件后不支持残疾赔偿金的解决办法,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要求赔偿。在刑事案件立案过程中,公安机构会审查立案材料,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公安机构认为有犯罪事实并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会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并予以立案。但若法院不支持伤残赔偿金,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追求赔偿。 法律分析 一、刑事案后不支持残疾赔偿金怎么办? 法院不支持伤残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可以提出上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只赔偿物质损失,不支持死亡及伤残赔偿费。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在刑事案件中,就算是犯罪嫌疑人构成了犯罪,但也不代表人民法院就会支持受害人提出来的一切不合理的赔偿诉求,比如犯罪行为没有造成受害人伤残,受害人却提出伤残赔偿的或者提出的伤残赔偿不合理的,法院都不会支持。 二、刑事案是怎么立案的? 1、公安机构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 公安机构对于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应当迅速进行审查,经过审查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1)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在24小时内,经县级以上公安机构负责人批准,签发《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部门。 (2)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应当将案件材料和有关证据送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3)对于不够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法处理。 (4)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着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构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有控告人的案件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七日内送达控告人。 (5)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构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不支持伤残赔偿金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公安机构决定对刑事案件立案时,要先审查立案的材料,整理相关的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并对其进行调查,然后向检察院提交逮捕申请,经检察院批准后去逮捕犯罪嫌疑人,并将该案件移送检察院,由其向法院起诉。 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结语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法院不支持残疾赔偿金的赔偿请求,原告人可以提起上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只赔偿物质损失,不包括死亡和伤残赔偿费。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经济损失的,除了刑事处罚外,犯罪分子还应根据情况赔偿经济损失。犯罪分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时,如果其财产不足以支付全部赔偿,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应优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在刑事案件中,法院不会支持不合理的赔偿诉求,如没有造成伤残的情况下提出伤残赔偿或提出不合理的伤残赔偿。刑事案件立案时,公安机构会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和处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并将案件移送检察院起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无障碍环境 第五十五条 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务,并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 公共交通工具应当逐步达到无障碍设施的要求。有条件的公共停车场应当为残疾人设置专用停车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