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原则:婚前财产个人所有,夫妻共同财产可协商分割或法院均等分割,考虑生活困难可多分一方。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投资收益、知识产权、继承财产等,以及个人投资收益、住房补贴、养老金等。 法律分析 一、离婚时夫妻双方财产分割 1、婚前一方所得的财产,除非夫妻间另外有约定的,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另一方无权分割。 2、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获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可由当事人协商分割。 3、若无法协商达成一致,原则上法院会均等分割,但若一方生活困难等情况,法院可以会照顾生活困难一方,予以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4、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夫妻共同财产 1、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指: (1)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2)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3)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基本养老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拓展延伸 夫妻离婚后,公平分配共同财产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姻期间所得的财产和共同努力所增加的财产。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按照夫妻双方的协议进行分配,如果没有协议或协议不公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其次,应考虑婚姻期间双方的贡献,包括经济贡献、家庭责任分工等。再次,应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财产状况、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保分配结果公平合理。最后,应考虑未成年子女的利益,确保他们的生活和教育权益不受损害。总之,公平分配共同财产是保障离婚双方权益的重要原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裁决。 结语 公平分配共同财产是保障离婚双方权益的重要原则。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姻期间所得的财产和共同努力所增加的财产。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遵循协议原则,如无协议或协议不公平,可由法院裁决。分配应考虑双方贡献、财产状况、年龄、健康等因素,确保公平合理。同时,需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公平分配共同财产是维护离婚双方权益的关键,需综合考虑具体情况进行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六条 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五百零七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