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节假日的具体日期是什么? |
释义 | 法定节假日是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总天数为11天。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必须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扣工资是不合法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如不满意仲裁结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一、法定节假日是哪几天 1、法定假日: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 2、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法定节假日扣工资如何维权 1、扣工资这是不合法的,可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2、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工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的正常工资中已经包括了法定节假日工资。法定节假日是不能扣工资的。而且,如果安排在法定节日上班,必须支付三倍的工资。安排在周六、日休息日上班,如不能安排补休的,必须支付二倍的工资。安排在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必须支付1.5倍的工资。如果单位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可到劳动保障部门举报。亦可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合法维权,保障权益。法定节假日是每个劳动者应享有的休息权益,用人单位不得扣工资。如遇扣除工资情况,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单位违法规定,可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申请调解、仲裁,维护自身权益。对仲裁结果不满,可诉诸法院,维护合法权益。劳动者的权益应得到充分保障和尊重。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