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事业单位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标准 |
释义 | 事业单位解聘经济补偿金标准及计算方法。根据工龄,补偿金为基本工资总额的60%-65%。若职员失误导致重大损失或提前通知辞退,不需支付补偿金。劳动合同解除分三种情况,根据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补偿金计算范围详见《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用人单位需出具《劳动合同法》第50、89条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符合《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4条规定。 法律分析 事业单位解聘经济补偿金标准是什么 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发给被辞退人员辞退费。辞退费由单位在其办完有关手续后一次性发给,并将《辞退费发放证明》存入本人档案。辞退费发放标准如下: (一)工作一年以上不满五年(含见习期)的,发给本人当年基本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之和,护士加护龄津贴,中小学教师加教龄津贴,下同)总额的60%; (二)工作五年至十年(含五年)的,发给本人当年基本工资总额的65%, 已实行待业保险的地方和部门,不发给辞退费,被辞退人员可按有关规定享受待业保险待遇。 并不是所有被事业单位辞退的职员都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的,若是由于职员的失误给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失,或者是企业单位在一个月前即已通知辞退信息,是不用支付的。对于那些需要支付补偿金的情形,事业单位解聘补偿金怎么算?根据职员的工龄,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解聘补偿金。 事业单位辞退的情形 被用人单位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分三种情况: 一是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二是依《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情形,,按第47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还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向劳动者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三是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8、87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二倍。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范围详见《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用人单位还应向劳动者出具《劳动合同法》第50、89条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该证明的内容应符合《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4条的规定。 结语 事业单位解聘经济补偿金标准根据职员工龄比例发放,工作一年以上不满五年的发给基本工资总额的60%,工作五年至十年的发给基本工资总额的65%。对于失误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或提前通知辞退的情况,不需支付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二倍。具体计算范围和证明文件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修正):第六章待遇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国家补助、集体支付工资的中小学教师的待遇,逐步做到在工资收入上与国家支付工资的教师同工同酬,具体办法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一章总则第十条国家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 国家采取措施,支持举办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 国家采取措施,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国家采取措施,组织各类转岗、再就业、失业人员以及特殊人群等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扶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国家保障妇女平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一章总则第十二条国家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国家对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每年5月的第二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