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怎样的
释义
    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当然职务犯罪毕竟是一类罪,实际构成的是哪个罪名,还应根据《刑法》分则中具体罪名的量刑标准做出处罚。
    一、什么是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一般针对国家单位的人员、企业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类型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捷,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本质工作严重不负责任,或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导致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职务犯罪包含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
    职务犯罪的量刑标准为:公司或者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捷,将本公司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涉及占有金额较大的,会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涉及金额巨大的,将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没收所侵占的财产;根据条例“金额较大”的金额起点为6万元起,“金额巨大”的金额起点为100万起,如出现以上提及的侵占金额范围内的情况下,被侵占公司则可以依法报警并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二、职务犯罪指哪些
    职务犯罪指:国家公务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具有一定管理、控制公共财产、人事关系等实权。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一种严重的腐败形式,职务犯罪由检察院起诉,如果发现职务犯罪,个人可以向检察院报告或举报。
    三、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职务犯罪主体,职务犯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