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退役军人欠钱不还怎么办?
释义
    退役军人欠债不还可通过法院起诉要求还款,需准备充足证据。拒不接受法院还款判决构成犯罪,需具备拒绝执行行为、有能力执行且情节严重。退役军人应提供证据证明诉讼主体资格和借款事实。
    法律分析
    一、退役军人欠钱不还怎么办?
    可以持相关证据材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款。只要有债务人的居住地址,联系方式,法院都会受理。但是去法院起诉,并不一定会胜讼,因此去法院诉讼前准备好充足的证据。法院受理了后,会以公告的形式传唤债务人应诉。若是公告期时间到了,债务人没有应诉,法院会对债务人借贷关系明确的案件审理后作缺席判决。而在判决缺席后,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可以采取拍卖债务或财产进行清偿。
    二、拒不接受法院还款的判决构成犯罪吗?
    拒不接受法院还款的裁决的,显然是构成犯罪的,具体条件为:
    1、要有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所谓拒绝执行,是指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采取种种手段而拒绝履行。既可以采取积极的作为,如殴打、捆绑、拘禁、围攻执行人员,抢走执行标的、砸毁执行工具、车辆,以暴力伤害、毁坏财物、加害亲属、揭露隐私、破坏名誉等威胁、恫吓执行人员,转移、隐藏可供执行的财产,命令停止侵害仍不停止侵害而故意为之等等,又可以采取消极的不作为方式,如对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置之不理或者躲藏、逃避等。既可以采取暴力的方式,又可以采取非暴力的方式。既可以公开抗拒执行,又可以是暗地里进行抗拒。不论其方式如何,只要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即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2、执行义务人必须具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倘若没有能力如执行义务人本身无执行财产而无法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则是无法、不能执行,而不是拒不执行。所谓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人民法院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行为人在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生效后,为逃避义务,采取隐藏、转移、变卖、赠送、毁损自己财物而造成无法履行的,仍应属于有能力执行,构成犯罪的,应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3、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尚不属于严重,即使具有拒不执行的行为,也不能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退役军人如果欠钱不还也是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解决的,比如说可以持相关的证据材料以及起诉状向法院进行起诉。但是进行诉讼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提供证明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以及证明借款事实的证据。
    结语
    只有在法院受理后,债务人没有应诉或者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法院才会作出缺席判决,并可以采取拍卖债务或财产进行清偿。对于拒不接受法院还款的判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种行为是构成犯罪的,但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包括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行为、执行义务人具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并且情节严重。因此,退役军人欠钱不还的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需要充分准备证据并遵循法律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四章 士兵的现役和预备役 第二十七条 义务兵服现役期满,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经批准可以选改为军士;服现役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经批准可以提前选改为军士。根据军队需要,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军士。
    军士实行分级服现役制度。军士服现役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年,年龄不超过五十五周岁。
    军士分级服现役的办法和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军士的办法,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四章 士兵的现役和预备役 第二十六条 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2000修正):第六章 军官的待遇 第三十七条 军官实行职务军衔等级工资制和定期增资制度,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享受津贴和补贴,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具体标准和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军官按照规定离职培训、休假、治病疗养以及免职待分配期间,工资照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