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可以再审吗 |
释义 | 行政诉讼可以申请再审,当事人符合特定条件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再审的情形包括不予立案或驳回起诉错误、有新证据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证据不足或伪造、适用法律错误、违反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遗漏诉讼请求、原判决、裁定依据被撤销或变更、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法律分析 行政诉讼可以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 (二)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未经质证或者系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五)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六)原判决、裁定遗漏诉讼请求的; (七)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八)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拓展延伸 行政诉讼的再审程序及要求 行政诉讼的再审程序及要求是指在行政诉讼中,当一方对已经生效的行政裁决或决定不服,希望进行二次审查时所需遵循的程序和要求。再审程序包括申请再审、受理、审查、审理和裁决等环节。要求方面,再审必须符合特定条件,如提起再审的期限、再审的事实和证据必须具备新的重大证据等。再审程序和要求的目的是确保行政诉讼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准确把握再审的程序和要求,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行政诉讼再审程序及要求确保公正合法,保障当事人权益。符合特定条件,如提起再审的期限、新的重大证据等。再审环节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审理和裁决。当事人应准确把握再审程序和要求,维护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九十一条详细规定了再审的情形。行政诉讼再审是当事人对错误判决、裁定的救济途径,有助于纠正司法错误,确保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