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释义
    合同造假可以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可以见,合同造假的代价已超出普通百姓的认知范围,一旦情节构成犯罪,少则三年有期徒刑,多则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了。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是:1、合同造假且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中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2、合同的一方当事人造假,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
    合同造假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一般是什么
    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是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若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合同造假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合同造假属于什么责任
    假合同承担以下责任:
    1、双方应当承担返还原物的责任,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2、有过错的一方,应当就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假合同承担的其他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合同欺诈行为有三方面的法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和犯罪刑事责任。一、侵权民事责任侵权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合同欺诈行为具备侵权民事责任的主客观要件。二、违法行政责任合同欺诈行为的干扰使相对人的意思按照欺诈行为人设计的模式运行,相对人表达的意思实际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为人的意思。合同欺诈行为的行政法律责任,一是要承担一定的惩罚性经济义务,通过经济惩罚强制教化;二是对严重违法的要吊销营业执照,实行市场禁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三、犯罪刑事责任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调整范围,其承担的是一种民事责任。但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如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处罚性这三种性质时,行为人承担的就不只是民事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该内容由 彭传皓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3: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