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毒品引诱、教唆和欺骗罪? |
释义 |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主旨是以引诱、教唆、欺骗的方法,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要件包括行为和客体两方面,罪责形式为故意。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犯罪行为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将从重处罚。 法律分析 一、什么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以引诱、教唆、欺骗的方法,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构成要件: 1、罪体 行为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行为是以引诱、教唆、欺骗的方法,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由此可见,本罪的行为具有以下三种情形: (1)引诱他人吸毒。这里的引诱,是指以金钱、物质或者含有毒品的物品让他人吸食,或者以向他人进行鼓动等方法,勾引、诱使、拉拢本无吸毒意愿的人吸毒。 (2)教唆他人吸毒。这里的教唆,是指以宣扬吸毒后的体驯、示范吸毒方法和劝说、授意、怂恿等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产生吸毒的意图并进而吸毒。 (3)欺骗他人吸毒。这里的欺骗,是指暗地里在药品中掺入毒品供他人吸食,使他人不知不觉地染上毒瘾。 客体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客体是他人。这里的他人,是指从未吸毒的人,或者曾经吸食但已戒除的人。 2、罪责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二、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构成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结语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以引诱、教唆、欺骗的方式,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引诱他人吸毒、教唆他人吸毒和欺骗他人吸毒,客体为从未吸毒或已戒除的他人。该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即明知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的行为而有意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犯罪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强迫他人吸毒或引诱、教唆、欺骗未成年人吸毒的情况,将予以更严厉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三百五十六条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三百五十条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买卖、运输前款规定的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