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遗嘱和法定继承是遗产分割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根据法律规定,按照一定比例分配遗产,而遗嘱是由遗嘱人在生前指定遗产分配方式的文书。通过遗嘱进行遗产分割可以更加灵活地分配遗产,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限制条件。 法律依据: 1.《继承法》第十一条规定,法定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2.《继承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如果继承人达到法定继承条件,但被剥夺继承权或者继承份额,有权请求遗产的孤儿、无嗣等亲属继承; 3.《继承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继承人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继承人及其继承份额; 4.《继承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遗嘱应当有遗嘱人的真实意思,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规定; 5.《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有种种情形下遗嘱无效,如不存在财产、被撤销、被变更、被撤销等。 通过遗嘱进行遗产分割和法定继承的差异是,遗嘱可以指定特定的继承人及继承份额,并且可以排除或削减原本有法定继承权的继承人的分配。同时,遗嘱需要满足一定的限制条件,否则会被认为无效。而法定继承则不需要遵循遗嘱人的意愿,而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分配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