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失踪的朋友不是亲戚可以报警吗? |
释义 | 失踪者的家属可以报警,但仅自己联系不到不算失踪。成年人失踪超过24小时,家属可携身份证和关系证明到派出所报案。有证据表明对方可能受到危险,或失踪者为精神病人、智障人士,或事故导致失踪时,可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法律依据为《人民武装警察法》第四条。 法律分析 如果失踪的话可以报警,但是如果其他人联系得到,只是自己联系不到不算失踪。 1、一般情况:成年人失踪超过二十四小时,失踪者的直系亲属可以持本人身份证件和失踪者的关系证明文件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情况。2、以下情形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有人身安全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随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失踪人员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或是智障人士随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立案;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失踪,事故发生的当事人随时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立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第四条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担负执勤、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海上维权执法、抢险救援和防卫作战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赋予的其他任务。 拓展延伸 失踪的朋友应该如何寻找和联系? 当朋友失踪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寻找和联系他们。首先,我们可以与他们的亲戚、朋友和共同认识的人取得联系,了解是否有任何线索或信息。同时,我们可以报警并提供详细的失踪人员描述,包括姓名、年龄、住址、外貌特征等。此外,我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失踪人员的信息,并请求朋友们的帮助转发和分享。还可以联系当地的媒体,请求他们帮助传播信息。此外,我们可以向专业寻人机构或志愿者组织寻求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留意医院、救助站、公共场所等可能出现的线索。最重要的是,保持与警方、亲友和其他相关人士的沟通,共同努力寻找失踪的朋友,希望能早日找到他们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结语 积极寻找失踪朋友是我们的责任。与亲友、共同认识的人联系,报警提供详细信息,发布社交媒体信息,请求媒体协助传播,寻求专业机构帮助,留意公共场所线索。保持与相关人士沟通,共同努力寻找失踪朋友,确保他们的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百一十条 城乡社区组织、单位可以在本社区、单位内部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 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 有关部门接到涉及未成年人的检举、控告或者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受理、处置,并以适当方式将处理结果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九章 促进措施 第八十五条 慈善组织开展本法第三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慈善活动需要慈善服务设施用地的,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慈善服务设施用地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