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姻中的债务如何分担 |
释义 | 离婚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个人债务只能由债务人单独承担,与另一方无关。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期间以个人名义借债,如果不能证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另一方无需共同偿还。除非债权人与借债一方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第三人知情并同意借款给夫妻一方,并约定不需要共同偿还。若借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也不需要共同偿还。离婚时,夫妻财产可协商分割或诉诸法院。 法律分析 撇清婚内债务的分法如下: 举证证明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1、债权人与借债的夫妻一方已经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另一方若能证明他们之间有这个约定,可拒绝偿还。 2、第三人已经知道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仍然同意借款给夫妻一方,那么这个对外所负的债务,另一方不需要共同偿还。 3、在不涉及他人的离婚案件中,以个人名义借债的一方如果不能举证证明所借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那么另一方不承担偿还责任。 4、债权人以夫妻一方为被告起诉,如果借债人的配偶举证证明所借债务并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其不承担偿还责任。如果不能证明,这个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5、另一方能证明一方借债是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也不需要共同偿还债务。 离婚时,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分割,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一方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婚姻关系解除后,夫或妻一方发生的个人债务,那么只能向债务人单独追偿,与另一方无关。 拓展延伸 婚姻中的债务分配原则及实践 婚姻中的债务分配原则及实践涉及法律和道德层面的考量。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婚姻中的债务应当由夫妻共同承担。然而,具体分配方式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在实践中,可以考虑以下原则:首先,债务的性质和目的应当被明确,包括债务是为了家庭生活、教育子女、投资等。其次,夫妻双方的财务状况和收入能力也应被考虑,以公平和合理的方式分担债务。此外,如果债务是由一方独自产生的,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别分析。总而言之,婚姻中的债务分配应当综合考虑法律规定、道德原则和实际情况,以达到公平合理的结果。 结语 在撇清婚内债务的分法中,需要举证证明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个人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根据约定、知情同意、举证等原则,可以确定债务的归属和偿还责任。离婚时,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分割可以协商或诉诸法院。婚姻中的债务分配原则应考虑债务性质、夫妻财务状况和个别情况,以实现公平合理的结果。在实践中,法律规定、道德原则和实际情况需要综合考虑,以确保婚姻中债务的公正分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