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必须由母亲抚养 |
释义 | 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权不一定必须归给母方,应根据子女的最大利益原则来判定。母方若有严重疾病、不履行抚养义务或其他无法照顾子女的情况,抚养权可判给父方。法院在考虑抚养权归属时会综合考虑父母的抚养能力、家庭因素和子女的利益。因此,并非必定将抚养权判给母亲,而是要看哪一方能最大化子女的利益。 法律分析 两周岁以下,也不是必须判给女方,而是原则上跟女方生活。女方如果不适宜照顾孩子,也可以抚养权判给男方。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除了上述明确规定外,很多父亲可能会认为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权肯定归女方,其实并不尽然。比如多年前就为男方争取了两周岁以下儿子的抚养权,事因儿子出生后不久,女方在与男方争吵后就独自回娘家,留下嗷嗷待哺的儿子由男方照顾,与绝大多数母亲不同,这位母亲在回娘家时并没有把儿子一起抱走,这足以证明女方缺乏对儿子的照顾责任意识和应有的母爱,后来法院判决儿子由父亲抚养。 法律规定是《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子女抚养权虽是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但无论父母如何争夺子女的抚养权,子女都不是父母的附属物,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是法院考虑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出发点,法院在考虑子女的抚养权时,都会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条件、家庭各方面的因素和子女年龄、照顾无过错方等其他各种原则,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都离不开“子女利益最大化”的核心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于子女抚养权的始终,决定着所有其他原则。 所以,要看具体哪一方适合子女利益最大化,不是什么必须判给母亲。 结语 在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时,并非必然将其判给母亲,尤其是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则上子女应与母方生活,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母方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或其他原因导致子女无法与母方共同生活时,抚养权可以判给父方。因此,父亲也有可能获得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权。法院在判决子女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双方的抚养能力、家庭背景和子女的最大利益,以确保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因此,具体归属抚养权的判决并非固定,而是依据子女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综合考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国家采取措施指导、支持、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强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的沟通;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到被委托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幼儿园等关于未成年人心理、行为异常的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提高户外安全保护意识,避免未成年人发生溺水、动物伤害等事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