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言语侮辱?
释义
    本文介绍了语言侮辱的定义和特点。语言侮辱是指通过言语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包括损毁他人名誉和诋毁他人名誉。这种行为必须是在不特定或多数人可能知悉的情况下进行的,针对特定的一人或数人。
    法律分析
    以下行为被视为语言侮辱:
    1.通过言语损害他人名誉,即使行为人所表达的内容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只要行为人传达的是诋毁他人名誉的事实,就属于侮辱。
    2、语言侮辱行为是公开进行的,指采用不特定或者多数人可能知悉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
    3、语言侮辱的对象是特定的一人或数人。
    拓展延伸
    语言侮辱的相关定义和特点
    语言侮辱是一种侵犯他人尊严和人身安全的不良行为,具有以下特点:(一)以言语形式实施,如辱骂、诽谤、歧视等;(二)内容涉及对方的人格尊严,如对对方进行贬低、攻击性言论等;(三)程度不同,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四)影响范围较大,可能对他人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和《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语言侮辱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处或单处罚金。对于构成诽谤罪、损害名誉罪等刑事犯罪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
    同时,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一款规定,如果公然侮辱国旗、国徽或者国耻,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任何人不得公然侮辱国旗、国徽或者国耻。
    语言侮辱是一种不良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人心理和行为上的伤害,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对于语言侮辱行为,我国法律采取严格打击措施,以保护公民的尊严和人身安全。
    结语
    语言侮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会对受害者的名誉造成极大的伤害。无论是通过言语还是行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名誉,就属于侮辱行为。此外,语言侮辱必须是在不特定或多数人可能知悉的情况下进行的,才能被认定为公开进行的。同时,语言侮辱的对象也必须是特定的一人或数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5: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