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法规定男女退休年龄
释义
    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目前我国退休年龄较早,平均不到55岁。人社部计划逐步推迟退休年龄,通过延迟退休改革方案,每年推迟几个月,使退休年龄逐渐合理化。
    法律分析
    一、劳动法规定男女退休年龄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2015年10月14日,人社部部长介绍了“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二、退休的规定
    法定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拓展延伸
    劳动法对男女退休年龄的平等规定
    劳动法对男女退休年龄的平等规定是指,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男性和女性在退休年龄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待遇。这一规定旨在消除性别歧视,确保男女劳动者在退休时享有公平对待。根据劳动法,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都有权利享受相应的退休福利和保障。这种平等规定的实施有助于促进社会公正和性别平等,为男女劳动者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待遇,使他们能够在工作生涯中享受应有的权益和保护。劳动法对男女退休年龄的平等规定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也符合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
    结语
    退休年龄的规定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劳动法,男女退休年龄享有平等权利和待遇,旨在消除性别歧视,确保公平对待。这一规定的实施有助于促进社会公正和性别平等,为男女劳动者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待遇。劳动法对男女退休年龄的平等规定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也符合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七条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七条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五十二条 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