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法规定的工作年龄限制
释义
    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需加强心理保护。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主要关注身体安全,但心理保护仍有欠缺。根据教育部调查,校长和教师认为孩子最需要加强的是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而非学习能力。修订草案应明确法律责任和加重处罚力度,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法定劳动年龄指年满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退休年龄一般指男60周岁,女干部身份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中国的法定工作年龄最低是16岁;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确需招用未满16周岁的文艺工作者、运动员和艺徒时,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并报经县级以上(含县级)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对未成年人“心”的关怀应该加强。孩子摔伤了、骨折了是看得见的,父母老师心疼,但这是短痛;孩子学坏了,关系的则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未来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经过修改确实提高了不少,但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位明不明,就体现在这部法硬不硬上。如果法律责任一章中对于处罚规定得很明晰、很严厉,那么这部法的定位就明确了;加重处罚力度,明确执法主体,那么这部法就硬起来了。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无非是身、心两部分。现在,这部法偏重保护“身”,保护“心”的方面有些乏力。我认为,当前我国青少年最大的问题不是“身”的保护,孩子遭受伤亡的情况有,但是就一亿两千万学生来说,这种情况很少很少,更多的是“心”的问题。我这里有一组数字,教育部搞了个调查,校长和老师认为,学生急需加强的首先是吃苦耐劳,有72%的校长和教师把这个放在第一位;第二位是诚实守信,有71%的老师和校长把它排在第二位;往下排才是学习能力。这说明,在第一线的老师和校长很清楚地知道目前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结语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仅需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目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的品质。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有所提高,但在保护心理健康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通过明确处罚规定和加重处罚力度,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创造更好的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九条
    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2: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