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讨农民工工资待遇的合法性
释义
    农民工应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用人单位应按约定或法规支付工资。拖欠工资的单位应依法清偿,主要出资人须先清偿后注册新单位;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资,须经批准并限期拨付。
    法律分析
    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应当依法予以清偿。否则由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主要出资人,在注册新用人单位前清偿拖欠的农民工工资;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投资资金不到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且责令限期足额拨付所拖欠的资金。
    拓展延伸
    农民工工资待遇的法律保障与实施问题
    农民工工资待遇的法律保障与实施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享有合理的工资待遇,但现实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法律保障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旨在保护农民工的权益。然而,实施方面仍存在挑战。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拖欠农民工工资,难以得到有效维权。另一方面,一些农民工缺乏法律意识,不了解自身权益,导致难以维权。因此,解决农民工工资待遇问题需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强用人单位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工资待遇保障。
    结语
    农民工工资待遇的法律保障与实施问题备受关注。国家出台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权益,但实施仍有挑战。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同时加强用人单位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法律有效实施,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工资待遇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责,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目标责任制,并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的内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排查和调处工作,防范和化解矛盾,及时调解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六条
    用人单位实行农民工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与招用的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通过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七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