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行为人收受贿赂后实施本罪行为属牵连犯,应从重处罚。行为人与走私犯罪分子共谋并伪造检验结果帮助走私,构成共犯,应从重处罚,即使不构成走私罪也可构成本罪。 法律分析 (一)行为人收受贿赂后又实施本罪行为的,同时触犯本罪与受贿罪,属牵连犯,应择一重罪从重论处。 (二)行为人如果与走私犯罪分子共谋,为其伪造检验结果,帮助进行走私的,则又触犯走私罪,对之应择重罪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当然,即使不构成走私罪,亦可构成本罪。 拓展延伸 商检徇私舞弊罪的认定标准及其法律适用 商检徇私舞弊罪的认定标准是指在商检工作中,公职人员为谋取私利,通过违反法律、规章制度和职责要求,以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手段,造成严重损失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认定商检徇私舞弊罪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首先,必须存在公职人员的主观故意,即明知违法、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的行为。其次,必须造成了严重损失或不正当利益,损失或利益的程度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最后,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与损失或利益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不同情况和具体证据,法院将综合考虑这些要素来判断是否构成商检徇私舞弊罪,并依法进行法律适用和判决。 结语 商检徇私舞弊罪的认定标准包括公职人员主观故意、造成严重损失或不正当利益以及证明违法行为与损失或利益之间的因果关系等要素。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同时触犯本罪与受贿罪的牵连犯,应从重处罚。对于与走私犯罪分子共谋并帮助进行走私的行为人,应视为走私罪的共犯并从重论处。无论构成走私罪与否,商检徇私舞弊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以上要素和具体证据,依法进行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二条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